点击收听本新闻听新闻
宋代大文豪苏轼,平生交了很多朋友,也收了很多徒弟,留在身边的人多了,留下的故事和传说也就多了。
苏轼与自己的朋友佛印、黄庭坚等人都留下过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,甚至与自己的妹妹苏轸也有故事。
这天,不知怎么了,苏轸居然躲在屋子里哭了起来,苏轼作为兄长,自然要去关心一下。
但是苏轼走进屋里后,气氛却有些尴尬,因为苏轼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,他该怎么劝自己的妹妹?
不过苏轼可不是一般人,他在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,很快便把妹妹给逗乐了,他是怎么做到的?
妙诗解心忧
作为一个颇有文采的诗人,苏轼的劝人方式自然是不一般,他看着正在流泪的妹妹,心里的奇思妙想便涌了出来,于是苏轼张口便作了一首诗:
未出堂前三五步,额头先到画堂前。几回拭泪深难到,留得汪汪两道泉。
这首诗非常奇怪,无头无尾,单拿出来看的话,很难让人理解。但是身在现场的两人却很明白,苏轼这首诗说的是苏小妹的相貌。
前两句说的是苏小妹的额头,后两句说的是苏小妹的眼睛。
前两句诗的意思是说,苏小妹回家的时候,人还没有进门,额头就先到了,这是在说她的高额头。而后两句诗则是在说苏小妹的眼睛小。
这眼睛小到什么程度呢?擦眼泪的时候都找不到眼睛在哪里,只能看到眼泪流下来,却看不到眼泪的出处,就像两眼泉水一般。
尽管苏小妹知道这首诗说的是自己,但是诗里的场景太好笑了,她没忍住就笑了出来,苏轼的计划也就成功了。
虽然苏小妹被哥哥逗笑了,但是她对于苏轼诗中所写很不服气,于是她仔细打量了苏轼两眼,也作了一首诗:
一丛哀草出唇间,须发连鬓耳杳然。口角几回无觅处,忽闻毛里有声传。
苏小妹的这首诗只说了一件事,那就是苏轼的胡子。苏轼平日里不修边幅,再加上苏轼的胡子属于连鬓胡子,这就导致苏轼有时会满脸胡子,看起来乱糟糟的,一副很滑稽的样子。
苏小妹就从胡子入手,嘲笑了哥哥一番。
前一句诗将苏轼的胡子比喻成了枯死的野草,这说明苏轼的胡子可能并不是一般人的黑色,而是比黑色更浅一些的黄色。
当然黄色并不是不好,古人十分崇尚黄色和紫色的胡子,黄色的胡子被称为“黄须”,紫色的胡子被称为“紫髯”,孙权长的就是紫色的胡子。
既然古人觉得黄色的胡须很厉害,那苏小妹为何还要嘲笑苏轼呢?
大概率是因为苏轼的胡子虽然黄,但是黄得不彻底,是黄黑相间的样子,这样的胡子看起来可就不怎么美观了。
于是苏小妹便将其比作了秋天被霜打过的野草。
说完了胡子的颜色后,苏小妹又开始说胡子的形态。
苏轼的连鬓胡如果不勤修剪的话,就会和鬓发连起来,长成一圈“胡子”,这样的胡子甚至能把耳朵盖起来,看起来也很好笑。
不过苏轼肯定是没有让胡子长到这个地步的,但是也不是没有人干过这样的事。
应该有很多人都见过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画像吧,他们两人的胡子给每个看过的人都留下了很深的印象,苏小妹诗中的胡子就跟他们的胡子差不多。
苏小妹的前两句诗把苏轼的胡子写出来了,接下来就要开始调侃了。
“口角几回无觅处,忽闻毛里有声传”,意思就是说,苏轼说话的时候,别人都找不到他的嘴,只能听到在一团杂乱的毛里有声音传来。
一句诗就把苏轼脸上那杂乱的胡子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,听完之后令人会心一笑。
这两首诗虽然是二人的即兴之作,但是依然十分形象,从这里便能看出来两人的文化底蕴十分深厚,不愧是出身名门的大小姐。
而且苏小妹不仅仅是在文学上有很深的造诣,在其他方面也是如此,与苏轼比起来也不遑多让。
佛陀与牛粪
这天,苏轼去寺庙里游玩,顺便拜访一下他的朋友佛印和尚。等苏轼找到佛印时,佛印正在蒲团上打坐念经呢。
苏轼不好打扰他,于是便自己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,等待佛印打坐完毕。但是苏轼坐了没一会儿就待不住了,古代可没有手机,苏轼只能是干坐着。
苏轼身边连本书都没有,他只能看着蒲团上正在打坐的佛印发呆。不过苏轼却从佛印身上发现了乐子,苏轼却看越开心,到后来甚至没忍乐出了声。
正好此时佛印的打坐也结束了,他看苏轼这么高兴,便询问苏轼遇到了什么喜事,为何笑得如此开心?
苏轼到底发现了什么?他不会真的是看着佛印打坐就笑出来吧?
如果真是这样的话,那苏轼就得去看心理郎中了。苏轼并没有去看医生,因为他根本不是那颗光头笑出来的。
原来,佛印今天穿了一身棕褐色的僧袍,颜色与新鲜的牛粪类似。
再加上佛印在蒲团上盘坐,看起来就更像一坨牛粪了。
苏轼盯着佛印的“牛粪”造型看了半天,这才发现其中的“奥秘”,所以他才会大笑起来。苏轼把这事跟佛印一说,佛印也哈哈笑了起来,佛印不愧是和尚,心肠就是好,这都不生气。
佛印不但不生气,反而是以德报怨,对苏轼说:“在你眼里,我是牛粪;在我眼里,你是佛陀。”
苏斌听完很高兴,又让佛印说了好几遍才罢休。
等到苏轼满面佛光地回到家里后,苏小妹看到哥哥如此高兴,便询问苏轼在庙里遇到了什么事,为什么这么开心。
等到苏轼把自己与佛印的事情一说,苏小妹也笑了起来,不过她不是在笑佛印,而是在笑话苏轼不明白。
苏小妹说:“佛曰‘心有所想,目有所见’。佛印心中有佛,他看你就是佛,你心里全是牛粪,所以才会将佛印看作牛粪。”苏轼听完惭愧不已。
其人苏小妹
苏小妹真实存在吗?这个问题曾困扰了历史学家们很长时间,因为有关苏小妹的故事非常多,而且都十分真实,很难让人觉得她是一个虚构的人物。
但是无论是在苏轼的作品里,还是在给苏辙的家书里,从来都没有出现过苏小妹这个人,这也是很不合理的。
最后人们在司马光为苏洵夫人程氏撰写的墓志铭里,找到了事情的答案,苏轼根本就没有这么个妹妹。
程夫人一生有六个孩子,三男三女,但是她的大女儿和二女儿都夭折了,还没有出嫁便去世了,就算是最小的三女儿,也在出嫁一年后便去世了。
苏轼的大哥也是如此,还没有成亲便去世了,苏家最后只剩下了苏轼和苏辙两个人,至于这个苏小妹,不可能是苏轼的亲妹妹。
但是苏小妹的原型,很有可能是苏家的三女儿,因为这个三女儿的才华是有史可查的,只可惜她也是英年早逝。也许后人正是为了弥补她英年早逝的遗憾,所以才为苏轼虚构了一个这样的妹妹吧?
下一篇:遭报复?美国际开发署高官“被放假”